一、细胞基本属性
PK - 8 细胞产品简介
细胞名称
PK - 8 细胞是一种人胰腺导管腺癌细胞系,源自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原发肿瘤组织,广泛应用于癌症机制研究、药物筛选及肿瘤生物学实验。
细胞特性
PK - 8 细胞贴壁生长,形态呈上皮样,增殖能力稳定,可形成致密单层。该细胞系保留胰腺导管腺癌的典型分子特征,适用于基因表达分析、信号通路研究及肿瘤转移机制探索。
应用领域
PK - 8 细胞常用于体外肿瘤模型构建、抗癌药物敏感性测试、化疗耐药性研究及肿瘤微环境模拟实验。其与临床胰腺癌的高度相关性,使其成为转化医学研究的理想工具。
培养条件
建议使用 RPMI - 1640 培养基(含 10% 胎牛血清、1% 双抗)进行培养,适宜环境为 37℃、5% CO₂。传代比例建议 1:3 至 1:4,传代周期约 2 - 3 天,需避免过度融合以维持细胞活性。
质量控制
每批次细胞均通过支原体检测(阴性)、STR 鉴定(与人源匹配)及活力测试(活率≥90%),确保细胞身份准确且无微生物污染。
存储与运输
细胞以冻存形式提供,储存于液氮环境( - 196℃)。运输采用干冰保温,收货后建议立即复苏或转移至液氮长期保存。
注意事项
1. 复苏后建议首次传代前更换新鲜培养基以去除残留冷冻保护剂。
2. 实验操作需遵循无菌规范,避免反复冻融影响细胞状态。
3. 建议定期检测细胞形态及生长曲线,异常时需排查培养条件或污染风险。
参考文献
PK - 8 细胞的相关研究可参考 ATCC 数据库或已发表文献(如:PMID: 12345678),具体数据以实际实验条件为准。
---
内容基于公开文献及实验室验证数据,具体应用需结合实验设计调整参数。
细胞名称: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细胞(Human 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 Cells)
细胞别称:COLO829;黑色素瘤细胞系
种属来源:人(Homo sapiens)
年龄性别:成年女性(原代供体确诊为转移性黑色素瘤)
组织来源: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病灶(淋巴结来源)
生长特性:贴壁为主,偶见悬浮细胞(需定期观察形态)
细胞形态:不规则多角形或梭形,胞质透亮含黑色素颗粒
细胞代数:P5 - P15(建议控制传代次数以维持基因组稳定性)
细胞规格:1×10⁶ cells/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(含胎牛血清冻存液)
培养基:RPMI - 1640+10% FBS+1%双抗(建议补充1mM丙酮酸钠)
培养条件:5% CO₂恒温环境,37℃培养,湿度≥90%
冻存条件:含10% DMSO的冻存体系,液氮气相长期保存
倍增时间:24 - 48小时(与培养基批次及接种密度相关)
供应限制:仅用于肿瘤机制研究,禁止临床或诊断用途
二、细胞培养操作指南
收货处理:
• 冻存管复苏:37℃水浴60秒内解冻,加入5mL预温培养基离心(1500rpm,5min)
• 贴壁培养:首次接种后静置48小时再换液,减少悬浮细胞流失
传代标准:融合度达80 - 90%(高密度易引发自发分化)
传代比例:1:3至1:6(依据实验需求调整接种密度)
消化方法:
• 使用0.25%胰酶 - EDTA(含酚红指示剂)
• 37℃消化2 - 3分钟,轻拍瓶壁促使细胞脱落
注意事项:
• 黑色素颗粒沉积属正常现象,避免误判为污染
• 传代后12小时补充2mM L - 谷氨酰胺增强贴壁
三、细胞冻存操作规范
冻存液配方:基础培养基+20% FBS+10% DMSO
细胞密度:1.5×10⁶ cells/mL(低密度冻存影响复苏效率)
冻存步骤:
• 消化后细胞悬液离心浓缩,预冷冻存液重悬
• 程序降温:4℃平衡30min→异丙醇冻存盒-80℃过夜→液氮储存
复苏验证:
• 存活率≥85%(台盼蓝染色法)
• 功能验证:S100蛋白免疫荧光染色(P10代内应保持≥90%阳性率)
四、售后服务承诺
重发标准:
1. 物流温度记录仪显示超温≥10分钟(需提供完整温度曲线)
2. 72小时内经qPCR证实支原体污染
3. 细胞复苏存活率<80%(需提供染色视频证据)
4. STR分型与ATCC数据库存在≥3个位点偏差
不予重发情形:
1. 使用无血清培养基导致分化异常
2. 未定期进行支原体预防处理(建议每月检测)
3. 实验性基因编辑导致遗传背景改变
4. 超过建议代次(P15)后出现的功能衰退
(本产品需在BSL - 2级实验室操作,建议每3代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鉴定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