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细胞基本属性
- 细胞名称:HCT - 15/Taxol人结直肠癌紫杉醇耐药株
- 细胞别称:HCT - 15紫杉醇耐药株;Taxol耐药性结直肠癌细胞
- 种属来源:人(Homo sapiens)
- 疾病背景:结直肠腺癌组织来源,经紫杉醇梯度浓度诱导筛选获得稳定耐药性
- 组织来源:结直肠癌组织(经病理学确认)
- 耐药特性:通过长期低剂量紫杉醇暴露诱导,耐药性稳定(IC50较亲本株提高>10倍)
- 生长特性:贴壁生长(需预包被细胞外基质)
- 细胞形态:上皮样贴壁细胞,呈多角形或梭形,接触抑制不明显
- 细胞代数:P5 - P15(推荐使用代数以保证耐药表型稳定性)
- 细胞规格:1×10^6 cells/T25培养瓶或1mL冻存管(含无血清冻存液)
- 培养基:RPMI - 1640+10% FBS+1%青霉素/链霉素+0.1μM Taxol(维持耐药性)
- 培养条件:气相:5% CO₂+95%空气;温度:37℃;湿度:95%
- 冻存条件:无血清冻存液(含10% DMSO及细胞保护剂), - 150℃以下长期保存
- 耐药验证:每3代需通过CCK - 8法检测紫杉醇IC50值(参考值:亲本株IC50≤5nM,耐药株IC50≥50nM)
- 供应限制:仅限肿瘤耐药机制研究,不可用于药物开发或临床相关实验
二、细胞培养操作指南
- 收货处理:
- 冻存管:37℃水浴快速解冻,离心去除冻存液后重悬于预热培养基
- 培养瓶:75%酒精表面消毒后直接置于培养箱平衡2小时
- 传代标准:细胞融合度达80% - 90%(建议每2 - 3天传代一次)
- 传代比例:1:3至1:4(推荐接种密度1×10^4 cells/cm²)
- 耐药维持:培养基中需持续添加0.1μM紫杉醇(撤药可能导致耐药性衰减)
- 消化方法:
- 使用0.25%胰酶 - EDTA(含Ca²⁺/Mg²⁺)
- 37℃消化3 - 5分钟,机械轻拍促进脱落
- 注意事项:
- 换液前需预温含药培养基至37℃(避免温度骤变影响细胞活性)
- 耐药株生长速率较亲本株降低约30%,需密切观察形态变化
三、细胞冻存操作规范
- 冻存液配方:无血清冻存液(含10% DMSO及海藻糖保护剂)
- 细胞密度:冻存浓度:2×10^6 - 5×10^6 cells/mL
- 冻存步骤:
- 终止消化后离心去上清,轻柔重悬于冻存液
- 程序降温:4℃ 30min→ - 20℃ 2h→ - 80℃ 24h→液氮长期保存
- 复苏验证:
- 复苏后48小时存活率≥85%(台盼蓝染色法)
- 耐药性验证:复苏后首次传代需进行紫杉醇IC50检测
四、售后服务承诺
- 重发标准:
- 运输过程温度记录异常(需提供物流温度监控截图)
- 到货72小时内经qPCR证实支原体污染
- STR分型与数据库记录不符(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)
- 耐药性验证未达承诺阈值(需提交CCK - 8检测原始数据)
- 不予重发情形:
- 未按规范维持紫杉醇药物浓度导致耐药性丢失
- 使用非指定培养基培养超过3代
- 细胞污染后未及时通知且继续传代
- 液氮冻存违反梯度降温程序
注:本产品需配合亲本株HCT - 15对照使用,建议定期进行耐药基因(如ABCB1、TUBB3)表达量检测。